
前言
时逢仲夏,粽叶飘香,龙舟竞渡,我们以笔墨为媒,丹青为舟,共赴一场跨越千年的文化之约。端午节,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屈原精神的缅怀,对家国情怀的礼赞,亦寄托着人们对自然时序的敬畏与对美好生活的祈愿。值此佳节,「丹青绘龙舟 笔墨颂端阳——当代名家书画网络邀请展」应时而生,以艺术之名,续写端午风雅。
本次展览汇聚当代书画名家力作,或挥毫泼墨,以遒劲笔锋勾勒龙舟劈浪的豪迈;或点染丹青,用斑斓色彩晕染菖蒲艾叶的清香。一幅幅作品,既是传统节日意象的诗意呈现,亦是艺术家对中华文脉的当代诠释。他们以书言志,以画传情,在飞白浓淡间追溯历史,于构图赋彩中创新表达,让端午的文化内核与艺术的外延之美交相辉映。
网络为展,打破时空界限;翰墨为桥,连接古今情怀。愿这场云端艺术雅集,能让观者在笔墨韵律中感受端午的厚重与灵动,在龙舟的图腾里体悟奋进的精神,更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机。
谨以此展,致敬传统,致敬匠心,致敬每一位守护文化根脉的同行者。

高世久,男,山东安丘人,1950年2月生。幼承家教,习书作画,其后几十年如一日,坚持笔耕墨耘,已发表论文20余篇,格言20余条,国画作品上百幅。事迹、论文、国画作品入编《中国大百科全书》《中华名人格言》《共和国娇子》《艺术大师与传世名作》《雄踞中国艺坛的书画家》《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大师》等五十多部典集。国画作品被许多单位和友人争相收藏,其中多幅被美、韩、加拿大友人收藏,被世博会大熊猫馆永久收藏,“神龙六顺”获国家外观设计专利。
部分作品制作成邮票、电话卡。被全国文化艺术人才职业资鉴评中心授予“国家一级美术家”称号。荣获文化旅游部授发的“中国爱国艺术家”终身荣誉称号。现为央广文旅国际合作发展中心副理事长,环球文化传递大使,中国文化艺术人才协会副主席,国家一级美术师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古今永传绘丹青 独树一帜开新篇
——记著名画家高世久
文人画是东方美学古今永传的重要方式,如若画里不驻文化,画得再精湛也是画匠,并非精彩。当代还有没有文人可以把丹青传承文化的价值担在肩头?观赏著名画家高世久先生的绘画作品,会有丹青文化古今永传的体验,他用当代文人的深厚修养,可以创作富有文化格局的锦绘金画!
画如其人,修行是资粮!能不能画出主流正宗的文人作品,文人的修养很重要。高世久先生自幼承袭家学,博览群书,精研经典,习书作画至今已是数十年的积淀。在绘画之外,还有美术论著三十余篇,又有治世修身格言二十条得以传颂!格言若有一条触动人心,启人智慧也是不俗的文化功勋,何况有二十条广播人心!所以高世久先生绘画实践丰富,画论深刻,人生智慧可以转益成文学造诣,从各个方面考证,先生都可以成为当代文人的典范!
既然是文人,作画必有儒雅之品。看先生画的虾,画的荷花,画的牡丹,无一例外,都是儒致雅上的上品。他画虾笔墨精神的表现力无以复加,独用焦墨画虾,一反常态,这需要胆识,更需要独树一枝的新法度。焦墨意沉,用来画虾,在一般人的心思里既是异想天开,没有可能!但是高先生独开法门,把焦墨调和的极有钢打铁铸一般的质感,却不枯涩,状显苍润!逸笔触纸,融融而成,绝无呆板的感觉,也是飞仪多姿的形神兼备。
再以锋纤往来画须、画爪,骨法用笔的特征非常明显,落笔钧直,起笔痛快,焦墨写意,从来不显粗糙现象,细处里收拾得相当妥当!梳理一下画史,自古至今,除先生之外没有一人用铁笔醮墨画过虾!所以先生之画虾,借古开今,与白石的虾画相比,不缺趣味灵性,更是多了一份铁笔龙虾铸精神的格局。小题大格局,时代风范融丹青,九龙图寓神州盛!
他的虾画与泼墨荷画同作一题,有骨画法与没骨画法相依相映,把虾的灵与荷的禅融为一体,虚实相生,动静烘托,不但有赏心悦目的观赏性,也有雅饰厅堂的文化装点效果,有这样一幅荷池龙虾挂在雅舍,可以让空间的文化品位立增数倍!久观耐品,文人画的文化气韵,总是扑面盈心,令人过目不忘记,蓬荜生辉,修身益心!这就是先生的画在专业圈大众审美圈口碑皆显不俗的重要原因。他的画可饰万家屏障,自是文化弘扬的立世功勋!
古今永传绘丹青,独树一帜开新篇。高先生画牡丹也有浓墨重彩绘华章的文人大格局,水墨五彩焕神,胭脂艳而不俗,花头层次分明,枝叶也见钢打铁铸。牡丹常见一枝望云天的空间图式,花寓龙腾,艳而不俗,丰姿多神,华夏昌盛!用画咏中华,先生最谙此道,所以独家塑造,贵在主旨高格!凡属大家,尽是这般丹青写高远的风范!
书画评论家 杨卫
2020年11月6日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