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's top figures Report
高端人物报道
当前位置:
基层党建
不忘初心・砥砺前行——笔墨丹青颂党心 郑有国
来源: | 作者:国宝 | 发布时间: 2025-06-27 | 8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前言:笔墨丹青颂党心,初心如磐向未来

百年征程波澜壮阔,初心使命历久弥坚。在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,我们以“不忘初心·砥砺前行”为主题,以笔墨抒怀,以丹青铭志,用艺术的语言讴歌党的光辉历程,描绘新时代的壮美画卷。

从南湖红船的星火初燃,到复兴伟业的宏图铺展,中国共产党始终与人民同心、与时代同行。此次媒体活动旨在通过书画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,展现党员干部群众对党的赤诚之心,传递砥砺奋进的信念与力量。每一笔勾勒,都是对红色基因的传承;每一抹色彩,都是对盛世华章的礼赞。

让我们以艺术为媒,重温入党誓词的铿锵誓言,感悟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,凝聚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合力。愿此次活动成为一次思想的洗礼、一次初心的回望,激励广大党员群众以更加昂扬的姿态,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赓续荣光、续写辉煌!

 

郑有国,中国近现代杰出书法家,1955年生于四川省南部县,汉族;五岁随外祖父学书,临摹研习名家书帖数年,打下雄厚基础。郑有国的书法,笔墨豪放、飘逸、典雅;结章表现出强烈的力量节奏,气血流畅,阴阳化合;作局追求神韵,抒发性灵,感染力强,表现出潇洒、豁达、激扬的独特风格。先生书法的另一独到之处,追求汉字的五行生克平和,与天地人化为一体。

数年来,郑有国的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、国际书画大展大赛中获奖。入著《中国书法家辞典》、《中国书画品鉴》、《中国书画名家代表作典库》、《古今书坛名家与墨宝》、《盛世典藏》、《艺海传奇人物》、《当代艺坛骄子》、《世界当代艺术名家大典》、《中韩书画名家》、《东方之子》、《中华英才》、《新中国国礼艺术大师》、《人民功勋艺术家》、《书坛七贤》、《艺坛翘楚(欧阳中石、郑有国、刘大为、靳尚谊)》、《中国书坛五岳(欧阳中石、沈鹏、李铎、张海、郑有国)》、《书坛巨擘(欧阳中石、沈鹏、张海、李铎、言恭达、郑有国)》、《当代中国书画八大名家(沈鹏、欧阳中石、苏士澍、郑有国、范曾、冯远、范迪安、杨晓阳)》、《影响中国书坛四大家(欧阳中石、沈鹏、张海、郑有国)》、《中国艺坛名家雅集(范迪安、何家英、苏世澍、孙晓云、郑有国)》、《中国书法名家三人集(欧阳中石、沈鹏、郑有国)》、《特邀书画名家献礼全国两会》等六十多种书画经典。入驻“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人才库”、“传世墨宝档案”、“中华文化名人专家档案”、“中国创新智库”、《网络名人辞典》、《书画名家信息系统》等。

 

 

闲看庭前(120x60cm)

荣获“中国近现代杰出书法家”、“中国当代书坛巨擘”、“中国书画终身成就奖”、“中国德艺双馨艺术家”、“中国新时代书画艺术领军人物”、“红墙国粹—中国顶尖级艺术家”、“2024年首届国粹文化金马奖”、“中外文化交流大使”、“亚洲书画界十大新闻人物”、“全球百强榜艺术家”、“聚焦国际最具投资价值艺术家”等荣誉称号。

 

雪枝梅(120x56cm)

笔锋掣曳书极意筋藏肉莹得自然——观郑有国先生书法有感

在书坛文化日益昌盛的时代背景下,一批堪称中流砥柱的书法家是真正扛起了翰墨传承的责任,而在这其中,郑有国先生便就是一位极其突出的代表性人物。自从艺书法以来,郑有国先生师取先贤帖法,传续文人正风,尤其是在“潮流书风”横流的创作环境中,他更是能做到不忘初心,砥砺耕耘,惟以浩浩落落之怀书写翰墨真章!立志高迈,取法乎上,书德为先,堪称大家!

郑有国先生甚至用笔千古不易的书法真谛,所以每每提笔皆是能得古人笔法渊源,但又绝非是刻划太甚,而是能脱去摹似蹊径,使笔法贵于慎取!诚然,师古也需有笔墨功底,郑有国先生自幼便随外祖父学书,深得庭训教诲,求索帖法一脉,经此久久临池问道,自然也是眼光广阔,志趣高深。所以观其笔下书法,无一不是自运在服古,临古须有我,无论何帖,皆足以范其笔力!

雲鹤(120x60cm)

二王立根基,诸家融笔意,字字挥毫,既有筋骨血肉,又不失精神气脉。笔线时如曲觞之流水,奇拔豪达,风神洒落;时如龙蛇之纵横,动荡宣泄,姿态备具。如此意在笔先,无论疏密斜正,字字中必是有精神挽结处!行书飞动,结体峻秀,实乃一派潇洒神飞,徘徊翰逸也!人品既殊,性情各异,故书中君子小人之态,不可掩也。而了解郑有国先生的人都知道,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学养型书法家,楹联寄兴抒怀,诗词耀质含章,所谓“文章之为用,必假乎书;书之为征,期合乎道”,便就是这个道理。善读书、亲风雅,这在今日书坛界内应当说是较为难得了。就比如郑有国先生的《闲看庭前》与《天行健》两幅书法,作中诗言致雅旷达,足可见其胸中有道义,又富圣哲之学。至于一幅《雪枝梅》,更是诗情恬淡,典雅出尘,此正是寓精神于诗意,托心性于毫端,天资笃,学历深,诗书合璧,佳作卓然!

时乘六龙(120x60cm)

习书者皆有一坎,即由技入道。因而未越此坎者,无非匠笔罢。这也是为何历来习书者众多,而有大成者寥寥的一个重要原因。今郑有国先生问道书坛多年,也早已是深谙此道,所以自其笔墨修成以来,常是淡泊名利,以澄心定志博习专研,以明心见性挥毫纸上。毕竟。书法归根结底不过一技耳,而郑有国先生所追求的,则是一种“养气以充其志”的翰墨真诠。这一点,或许普通人难以企及,但郑有国先生却是真正做到了。技道双全,贵乎沉静,秉笔思生,至善至妙!著名书画艺术评论家田继学

2025年3月13日书于北京

天行健(120x60cm)

 

铁石梅花(120x60cm)

 

落霞(120x60cm)

 

法熟自化(120x50cm)

 

兰生幽谷(120x60cm)

 

佛(90x60cm)

 

龙(900x60cm)

 

盛德(120x60cm)

 

据沧海(150x60cm)

 

业精于勤(220x70cm)

 

天道酬勤(120x60c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