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国礼代言
历史上武夷茶就是历代帝王的贡茶。连续多年获全国乌龙茶类金奖、获首届中国国际茶博会金奖。国务院、文化部正式下文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大红袍的制作工艺名列其中。大红袍制作技艺是手工技艺中唯一制茶工艺,大红袍更是茶中之王,被誉为“国之瑰宝”。
中国名茶大红袍,产于福建武夷山,属乌龙茶,品质优异。中国特种名茶。品质最突出之处是香气馥郁有兰花香,香高而持久,“岩韵”明显。除与一般茶叶具有提神益思,消除疲劳、解热防暑、杀菌消炎、消食去腻、降血脂、抗衰老、等特殊功效。
李志松简历
翰墨铸军魂 焦墨开新境
——艺术巨匠李志松先生艺术生涯纪略
李志松先生,1954年诞于安徽定远,系国家高级书法美术教师、国家一级美术师、国礼书画家,身兼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清风书画院院长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等要职,更荣膺中央电视台书画艺术顾问之衔,在当代书画界举足轻重。
先生于1972年应征入伍,投身北京卫戍区部队,四十载军旅生涯铸就刚毅风骨,戎装与笔墨相伴一生,将军人的赤诚与担当融入艺术血脉。其艺术之路得名师真传,国画领域先后师从彦函、秦岭云、梁树年、黄润华等国画大家;书法造诣更登堂入室,拜入文怀沙大师门下亲承教诲。在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深造期间,于黄润华先生指导下专攻山水画,深研李可染先生"山魂水魄"的艺术精髓,尽汲其神韵气象。后先生深耕阔笔焦墨山水画领域,取张汀大师艺术之长而不为成法所拘,开创性地拓展焦墨表现维度,以浓淡干湿的笔墨交融挥洒,终成独树一帜的艺术风貌。《人民日报》海外版曾以《阔笔焦墨的魂与灵》整版专题,盛赞其画作之精妙、画品之高洁、画风之卓绝。
数十年来,先生佳作频出,艺绩斐然,先后斩获国内外书画大展近三十次重要荣誉。1992年,作品《故乡》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东方杯书画艺术大展中摘得一等奖;1995年,《葛云岭揽胜》在中国革命博物馆展出并荣膺金奖。其作品兼具艺术价值与文化传播力,1993年《山林静谧》经文化部甄选,赴加拿大等国参与中国美术展览,向世界展现中国山水的艺术魅力;1996年《山寨春早》亮相中韩书画展,促进两国文化交流。在时代节点的艺术记录中,先生从未缺席:1998年参与文化部主办的庆祝香港回归名家书画展,2009年投身建国六十周年大型壁画《壮丽中华》的创作,该作品现悬挂于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,彰显大国气象。
先生不仅深耕创作,更致力于艺术传播与学术传承。自1997年在安徽定远举办首次个人书画展起,相继于云南美术馆、深圳等地举办专题展览,其中2002年《山欢水笑迎十六大书画展》极具时代意义。出版领域硕果累累,1999年推出《李志松中国画》挂历,2001年编纂《李志松诗书画集》,2004年出版《李志松诗歌散文集》,2008年精心创作《毛泽东诗词:李志松书法隶书》,全方位展现其诗书画多元造诣。
近年来,先生的艺术成就获业界与社会高度认可:2019年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《美在中国》专题报道;2020年因致敬抗疫英雄的义举登上《人民日报》,彰显艺术家的家国情怀;2021年入选《文化传承》当代名家学术交流汇编,同年在建党100周年之际被授予"人民艺术家"荣誉称号。2022年,先生先后斩获"国宝级艺术大师""国家特级书法师""新时代•中华德艺双馨艺术名家""中国伟大艺术家"等重磅殊荣;2023年当选中国文博会推荐艺术家,获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发展中心认证"共和国百年巨匠 国宝级艺术家"职称,同年9月受聘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,11月荣膺两部委颁发的中国书画艺术终身成就奖,以终身坚守诠释艺术初心;2024年,先生受邀担任中国书画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专家评委,为行业发展贡献专业力量。
从军营到画坛,从笔墨传承到艺术创新,李志松先生以数十年深耕不辍的执着,在阔笔焦墨领域开辟新境,用作品承载民族精神与时代气象,其德艺双馨的风范与卓越的艺术成就,已然成为当代书画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典范。
特邀函
大红袍的品牌地位是由历史积累,文化底蕴、绝佳的品质等因素决定,加上多年来武夷山旅游线路的推出,来武夷山旅游的人,大部分看过九龙窠的大红袍,听说过大红袍神奇的传说,品尝过知名品牌福临门大红袍,武夷山大红袍的名气随之名播四海。以名家书画作品为设计元素,推出的系列产品,是中国现代茶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,具有特殊的艺术品位和收藏价值。是您宴客、品饮、收藏、礼赠之佳品,还可彰显厚重的文化艺术气息!
国之瑰宝大红袍艺术家李志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