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's top figures Report
高端人物报道
当前位置:
基层党建
国家记忆——看今朝艺坛风流人物:江显宽
来源: | 作者:国宝 | 发布时间: 2025-09-18 | 110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国家记忆——看今朝艺坛风流人物:江显宽

来源:中国网| 2025-09-18 11:48

前言

瀚墨留香,丹青不老。中国书画艺术,作为中华文明最为璀璨的瑰宝之一,千百年来薪火相传,流淌于民族的血脉之中,承载着时代的记忆与精神的追求。

今日中国,盛世恢弘,文艺园地百花齐放。当代书画家们植根于千年传统的深厚土壤,以敏锐的视角感知时代脉搏,以澎湃的激情捕捉生活韵致。他们既恪守古法,于笔墨线条间追寻先贤风骨;又勇于创新,在构图意境中融入现代审美与独立思考。其作品或气势磅礴,描绘祖国山河之壮丽;或细腻婉约,抒写人民情怀之真挚;或抽象写意,探索艺术语言之新境。每一幅力作,不仅是个人才情的挥洒,更是时代精神图谱的生动注释,聚着对家国、对民族、对文化的深情与自信。

《国家记忆——看今朝艺坛数风流人物》系列,旨在聚焦当今艺坛卓有成就的书画名家。通过呈现他们的艺术探索与杰出成就,我们不仅是在记录一个个鲜活的创作个体,更是在描绘一个时代的文化风貌,镌刻一份属于民族的国家艺术记忆。他们以笔为耕,以墨为魂,在宣纸的方寸天地间,书写着属于这个风流时代的华彩篇章,推动着中国书画艺术走向新的高峰。

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艺术世界,感受笔墨背后的文化自信与时代风流。


 


艺术简介

当代巴蜀书坛,可谓人才济济。出生于1962年的江显宽,书名江静,四川广安人。自幼酷爱吟诗习书法,他勤奋好学,每天闻鸡作书,浓浓墨汁浸润了他少时的书法理想。江显宽少习魏、欧,专习小楷兼行草,后来师承欧阳中石先生,现任中国华夏万里行书画家协会理事。鸿儒书画院特聘艺术家。

  书法之路没有捷径,唯有多临摹,多读书,多领悟。正如苏东坡所云:“笔成冢,墨成池,不及羲之即献之。笔秃千管,墨磨万铤,不作张芝作索靖”。四十年笔耕不辍,半世纪沧桑砥砺。江显宽重点研修小楷、隶书,兼容自家,取众家之长融为一炉,追求传统美和自然美。他的字里行间弥漫着书法艺术韵味,观者被深深感染。从行书到楷书,他的传统书法意味隽永,古意盎然。

  摒去尘嚣市扰,独留诗书古卷。书法在书写的过程是情感的寄托、灵魂的净化。江显宽的大字行书作品《锲而不舍》、《难得糊涂》和《道法自然》,用墨清润,速度匀顺,于旷达之中深蕴清奇,于动静之间深藏古朴高洁。在运笔上,流畅奔放,凸显古典与现代的节奏拐点。作品厚重中不乏灵动,端庄处有活泼,苍劲里有典雅。墨色浓重不失清雅,润泽不失空灵,苍劲而不呆板,严谨不落俗套,飘逸而无媚态,流露着书家特有的风骨。

  笔墨随时代,方能入高端。透过江显宽挥洒自如、隽永洗练的笔墨,足以看出他40余年的书法功底。江先生文化底蕴深厚,尽读楚辞汉赋,唐诗宋词,深谙书法之道。其字飘逸洒脱,于雅致中不失个性,于淡雅中尽显风流,书如诗,字如人。